抱歉整部影展黑馬看晚了,可真香啊

 

《马卡卢索往事》

爭吵不休,“她是個瘋子,偷拍我,翻我櫃子,老拿我智能手機...”

雨中的靈柩背靠著大海。

四個年齡層,跨越非常大,會有脫節的感覺,編劇用鴿飛的場景迅速劃過時間,又用此種割裂式的留白,營造出失語的話劇衝擊力,渲染家庭史詩的氣氛感。

這部影片分成三章,兒時、中年、老年。

回家路上,走在湖邊,她還是會翩翩起舞。

猴子還在空中飛翔。

但是婆婆的不幸逝世,徹底改變了其它兩個男孩的餘生。

嬉戲中,婆婆在攀上一段懸梯時失足,不測傷重。

二姐骨瘦如柴,雙眼身陷黑窩,她剛從療養院回去。

影片《马卡卢索往事》講訴了在那不勒斯的一家別墅裡,住著五姊妹,她們靠出租禮鴿經商。

最後又重新颳起這個“傷疤”,假如沒有發生意外,一切都會相同。批評對方毀了他們的人生。

無憂無慮盡情唱歌,許多人被她們的熱誠病毒感染,重新加入其中。

但早已經物是人非。

被稱作意版《海街日记》,聚焦姐妹情深又摻雜著苦難的家庭記憶——

Le sorelle macaluso

四妹捧著書,唸叨著裡頭的名句。

一次平時的湖邊出遊。

三姐總會撿些稀奇古怪的東西。

在攝影機流轉前夕,伴著片尾曲的曲調起伏,迷人而傷感,讓人莫名感觸在水蒸氣中飄拂的陣痛。

唱歌、玩耍、大笑,兒時的專屬記憶。

現如今四姐妹,是分開各自安好,相約就魚死網破。

這一幕,陽臺飛鴿圖景。

比如說,牆上總是插著鑰匙,不拔下來;

莎拉·丹特編劇,擅於通過意境的話劇衝擊力探索家庭與邊緣化的主題。

原歌劇大獲成功,奪得數個大獎,繼而榮登了大熒幕。

無法挽回地滑向喪生。

全劇臺詞少,攝影機詞彙簡約但隱含噴薄洶湧的情緒。女演員將細膩的情緒流動,層層遞進地展露出來。

當陪你的人要上車時,即便不捨也該心懷敬佩,接著揮手致意道別。

電影更像是一部私家圖像。

血肉友情摻染了過多沉澱物。

從前的身姿總是那么柔和,而現在剛跳幾步就氣喘吁吁。

在這座老宅裡,烙印著姐妹們的生活時光。

門上敲開的洞、壞掉的窗把手、海島花紋的壁磚....

站在樓上的她應對這一切,只剩下妒忌的表情,成行的眼淚,猙獰的臉孔。

電影並沒有徹底擺脫顯著的小劇場感,但在時空編排上放開了很多。

人生就是兩列駛往墓穴的旅客列車,路途上會有許多站,很難有人能自始至終陪著你走完。

整部影片被評選為意版《海街日记》,同樣的家庭戲、姐妹情,還有對喪生、採納的深入探討。

你還是這個站在鏡子旁說我真美的男孩;你還是這個要糖果吃的小孩;你還在用印花盤子給猴子進食......

所有一切爭吵、氣焰、寧靜、純真,被時間一點點抹乾淨,一丁點兒也不剩下。

你還是會給我念詩的人...

整部影片由歌劇脫胎而成,西班牙影片&話劇雙棲編劇莎拉·丹特主演。

五姊妹走進沙灘,好似步入了客場。

這些對我們很關鍵的人,在我們人生的任意時刻離我們而去,自己的返回在當時讓我們鈍痛,日後自己的身影又悄無聲息的發生在平靜的日子裡。

而相對於是枝裕和所刻畫的個性鮮明的四姐妹,該片並沒有在故事情節、個人軌跡上進行過多著墨。

每次在閣樓抽完煙,就彎腰將菸蒂捻滅在護欄下。

炎炎夏日的湖邊、紛飛的猴子、殘破的老宅,分別是這四個篇章的寫照。

喪生終究降臨。

嫁為人婦的三姐,一直被老婆纏著,讓她跟姊妹要別墅的房產。

病魔終究難抵。

她的經典作品還數次成為西班牙各大城市的本年度揭幕劇。

可同時,不幸卻先至。

回過頭來看,整部“私家DV”也藏匿著我們每一家、每一人的成長軌跡,還有習慣印記。

每一人的家庭記憶都攜永恆的時間,不能遠去,在變幻的人生際遇中不留空隙地徐徐湧向我們,曾噴薄而出,也會歸於平淡。

青春終究散場。

返回的人以當時的面目存有,活著的人在不斷老去。

責怪不止,“你什么都不曉得,你就那般走了,留給我一個累贅...”

身心俱疲的二姐無力勸說,她返回臥室穿上那件泛黃了的芭蕾舞裙。

陽光、海灘、潮水,炎炎夏日的幸福第一印象。

編劇用三場戲進行個性化的人生聽覺表達。

四妹和阿姨還生活在別墅裡,但兩人心生芥蒂,四妹妒忌妹妹和女友在別墅親暱。

2013年,她自編自導自演的故事情節長片成名作《巴勒莫狂花》入選了那不勒斯影展主競賽,女執導埃萊娜·科塔更是憑此一舉奪下影帝桂冠。

出發前,阿姨化妝,婆婆撅著嘴也要塗口紅。

對婆婆的罹難、四妹的精神創傷、二姐的夢想破滅都沒有正面描摹,而是將焦點放到了關係與時間上。

馬路上,二姐在灌木叢中跳起舞,她一直夢想成為芭蕾舞者。

死訊,讓我們瞬間啞火。

一場不合時宜的喪生,能夠輕易炸燬維繫家庭的脆弱內部結構。

這三場戲,一戲一人生。

今年那不勒斯影展上嶄露頭角的,有一部“遺落的黑馬”。

文章標簽   馬卡盧索往事 巴勒莫狂花 海街日記